后风暴时代的中国乳业大战
大家都能很清晰的感觉到,自毒奶粉事件后,中国乳业的广告就铺天盖地的呈立体全方位的投放态势,其力度之大
大家都能很清晰的感觉到,自毒奶粉事件后,中国乳业的广告就铺天盖地的呈立体全方位的投放态势,其力度之大让人咂舌。打开电视,各个频道都有乳业的广告;走进超市卖场,各个角落的平板电视也一遍遍的播放乳业的广告;启动电脑上网,各个角落也植入了大量的乳业广告。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大部分乳业广告都是在不厌其烦的向消费者证明产品“产品有保障,品质值得信赖”这样一个核心话题。所有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手段都在向我们说明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乳业“风暴后时代”的战幕已经拉开。
乳业的一夜崩盘,一线品牌的销量下滑,三元的强势而入,而大多中小企业、二三线品牌则避开了舆论的风头浪尖,乳业企业很快就完成了“风暴后时代”的竞争格局。对于一线品牌来说,是如何重振品牌的问题;对于新兴品牌来说则更多的是在洗牌乱局中如何抓住机遇,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乳行业重塑形象、赢得信任的过程。不过,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乳品市场的“元气”已经恢复得八九不离十,从2009年的上半年起,乳品行业的工业产值已经止跌微增,消费者信心也已经开始回归,这显然要拜国家相关部门强势整顿整改和广泛公布信息及知识所赐。但是,市场消费结构目前仍未完全恢复,消费者仍偏向于高端奶、酸奶等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三聚氰胺事件在平民百姓的心中仍留有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消费者心中的阴影除了需要时间来消除之外,乳品企业的营销公关显然也很重要。这也就是说,乳业“风暴后时代”的最终格局不仅没有最终确定,反而成了“群龙无首,群雄逐鹿”的局面了。
首先,从盈利机制上看,在四大上市公司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蒙牛乳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元牛奶是唯一经受住考验的黑马,也正因为没有上“黑榜”而成为四大国产知名品牌中的一枝独秀,而且在2009年上半年,除了三元股份独善其身、略有盈利之外,其他三大乳业公司巨亏接近29亿。
再者,从营销格局来看,其他公司都还在把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进行危机公关和负面拯救的战斗中去,而三元早已经先入为主的开始新的市场诉求,并且市场表现一直不俗。最重要的是,三元已经吸取了之前蒙牛“唱的越完美做的越糟糕”的营销教训。
因为一直以来,蒙牛就是以善于炒作概念来营销的,OMP风波就是很好的佐证。另外如“每一天、为明天”、“自然好牛奶”、“绿色生态草原、自然纯”等等之类的广告词都是务虚的做法,一方面表达的“境界”越高,观众看完之后就越觉得不可信、越脱离现实,现在网络信息这么透明,谁相信蒙牛所有的奶源基地都是纯天然、绿色有机的?另一方面,品牌文化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为做出来的,蒙牛“只为优质生活”,那肯定不应该用三聚氰胺毒奶来实现。所以务虚,只会让消费者感觉品牌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以此产生反感、抵触心灵也就自然而然了。蒙牛在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途“出轨”,看似偶然,实为必然,这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所导致的,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看,是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为出现了步调不一的情况,换句话来讲,就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在企业行为上,所以便会出现企业为了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做不该做的事情。而现在三元恰巧从中总结了这些教训,并且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布局。
第三,从结构调整上看,经历这次毒奶的洗礼,所有的乳制品企业都不约而同的开始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与当年雀巢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做法一样,有效地整合产业链资源,耐心地建造自己的管理系统和质检流程,合理地激励奶农、奶站和质检员工,真正让企业的愿景实现落地开花。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出了差异,有的偏重于质量检测,有的着重于激励奶农,有的是完善自己的各项指标系统。而此前一直“很不起眼”的三元则一如既往的对奶源基地更加重视,这从根本上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因为,从源头抓起,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最好方法。
第四,从消费者购买欲望来说,许多原来畅销的一线品牌都已经为消费者所抛弃,而很多二线品牌却迎来了良好的销售旺季,有的甚至在超市的销售面积翻升了几十倍,当然,还有很多洋品牌也乘虚而入了。就拿三元来说,肯定是这次风暴的最大“受益者”,三元自己也曾说“捡了个大便宜”,销售业绩日益攀升。这在另一个层次上说明,如今的乳业市场,不再仅仅是“有奶便是娘”的时代了,而是“有好奶也不见得是娘”的时代。
第五,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看,虽然一线品牌如蒙牛、伊利等还在毒奶时间的阴影中缓慢潜行,但其品牌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而类似于三元这样的黑马,虽然市场表现和竞争态势非常强悍,但若要与这几大品牌逐鹿中原,似乎还需要点时间的沉淀。因为不管三元牛奶是中南海、奥运会、世妇会、人民大会堂特供、60周年国庆特供食品还是三元牧场是以色列总理来中国必去的地方,都需要让消费者在重新选择上有一个品牌认定。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的乳业正如当年的战国一样,虽然有点乱,但是脉络依然清晰可见。但不管最后是谁称雄称霸,归根结底都得由消费者说了算,毕竟,只有消费者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最终得天下。
乳业的一夜崩盘,一线品牌的销量下滑,三元的强势而入,而大多中小企业、二三线品牌则避开了舆论的风头浪尖,乳业企业很快就完成了“风暴后时代”的竞争格局。对于一线品牌来说,是如何重振品牌的问题;对于新兴品牌来说则更多的是在洗牌乱局中如何抓住机遇,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乳行业重塑形象、赢得信任的过程。不过,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乳品市场的“元气”已经恢复得八九不离十,从2009年的上半年起,乳品行业的工业产值已经止跌微增,消费者信心也已经开始回归,这显然要拜国家相关部门强势整顿整改和广泛公布信息及知识所赐。但是,市场消费结构目前仍未完全恢复,消费者仍偏向于高端奶、酸奶等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三聚氰胺事件在平民百姓的心中仍留有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消费者心中的阴影除了需要时间来消除之外,乳品企业的营销公关显然也很重要。这也就是说,乳业“风暴后时代”的最终格局不仅没有最终确定,反而成了“群龙无首,群雄逐鹿”的局面了。
首先,从盈利机制上看,在四大上市公司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蒙牛乳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元牛奶是唯一经受住考验的黑马,也正因为没有上“黑榜”而成为四大国产知名品牌中的一枝独秀,而且在2009年上半年,除了三元股份独善其身、略有盈利之外,其他三大乳业公司巨亏接近29亿。
再者,从营销格局来看,其他公司都还在把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进行危机公关和负面拯救的战斗中去,而三元早已经先入为主的开始新的市场诉求,并且市场表现一直不俗。最重要的是,三元已经吸取了之前蒙牛“唱的越完美做的越糟糕”的营销教训。
因为一直以来,蒙牛就是以善于炒作概念来营销的,OMP风波就是很好的佐证。另外如“每一天、为明天”、“自然好牛奶”、“绿色生态草原、自然纯”等等之类的广告词都是务虚的做法,一方面表达的“境界”越高,观众看完之后就越觉得不可信、越脱离现实,现在网络信息这么透明,谁相信蒙牛所有的奶源基地都是纯天然、绿色有机的?另一方面,品牌文化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为做出来的,蒙牛“只为优质生活”,那肯定不应该用三聚氰胺毒奶来实现。所以务虚,只会让消费者感觉品牌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以此产生反感、抵触心灵也就自然而然了。蒙牛在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途“出轨”,看似偶然,实为必然,这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所导致的,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看,是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为出现了步调不一的情况,换句话来讲,就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在企业行为上,所以便会出现企业为了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做不该做的事情。而现在三元恰巧从中总结了这些教训,并且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布局。
第三,从结构调整上看,经历这次毒奶的洗礼,所有的乳制品企业都不约而同的开始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与当年雀巢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做法一样,有效地整合产业链资源,耐心地建造自己的管理系统和质检流程,合理地激励奶农、奶站和质检员工,真正让企业的愿景实现落地开花。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出了差异,有的偏重于质量检测,有的着重于激励奶农,有的是完善自己的各项指标系统。而此前一直“很不起眼”的三元则一如既往的对奶源基地更加重视,这从根本上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因为,从源头抓起,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最好方法。
第四,从消费者购买欲望来说,许多原来畅销的一线品牌都已经为消费者所抛弃,而很多二线品牌却迎来了良好的销售旺季,有的甚至在超市的销售面积翻升了几十倍,当然,还有很多洋品牌也乘虚而入了。就拿三元来说,肯定是这次风暴的最大“受益者”,三元自己也曾说“捡了个大便宜”,销售业绩日益攀升。这在另一个层次上说明,如今的乳业市场,不再仅仅是“有奶便是娘”的时代了,而是“有好奶也不见得是娘”的时代。
第五,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看,虽然一线品牌如蒙牛、伊利等还在毒奶时间的阴影中缓慢潜行,但其品牌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而类似于三元这样的黑马,虽然市场表现和竞争态势非常强悍,但若要与这几大品牌逐鹿中原,似乎还需要点时间的沉淀。因为不管三元牛奶是中南海、奥运会、世妇会、人民大会堂特供、60周年国庆特供食品还是三元牧场是以色列总理来中国必去的地方,都需要让消费者在重新选择上有一个品牌认定。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的乳业正如当年的战国一样,虽然有点乱,但是脉络依然清晰可见。但不管最后是谁称雄称霸,归根结底都得由消费者说了算,毕竟,只有消费者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最终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