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
中国是否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文化?如果有的话,那么它的核心理念又是什么?它与西方商业文化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是否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文化?如果有的话,那么它的核心理念又是什么?它与西方商业文化的区别在哪里?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刚摄制完成的电视剧《大盛魁》、及根据电视剧剧本改编的小说《富甲天下大盛魁》,则用中国近现代史上延续了二百六十多年的著名旅蒙商号“大盛魁”创业和成长的真实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十七世纪末,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铁骑横扫了北方草原,进而威胁内地。为保边疆安定,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然而在此之前清朝已进行了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抵抗沙俄等多场战争,国力受到很大消耗。为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支持这次****战争,康熙征召大量民夫运送军粮,同时允许他们在随军运粮的同时,携带少量商品进行交易,以补偿民夫工钱,从而节约军费开支。此举实质上打破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汉民不许出关贸易的禁令。在平定噶尔丹之后,康熙又批准了“春去秋回”的雁行政策,允许汉民到塞外种地经商。蒙汉民族之间的交流前所未有地开放了。
在这样的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一代巨商,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当年,在康熙征讨噶尔丹的大军中,有三个从山西农村走出来的民夫,他们是王相卿、史大学和张杰。正是这三个小人物,开发了蒙古草原上的最大商机。
蒙古游牧民族只能生产牲畜和皮毛,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布匹、茶、糖、烟、酒和日用百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康熙“开禁”之前的明清两代,实行定期的边关互市贸易制度。每年一到两次,蒙古各部落组成边关互市贸易团,赶着羊马,长途跋涉数千里到长城各边关换取所需商品。这种方式,显然极为不便,而且不能满足蒙古民族随时的需要。
而王相卿他们正是从中发现了商机:为蒙古牧民送货上门。实际上,这就是内地的货郎,蒙古牧民称之为“丹门庆”。但是,货郎好干,“丹门庆”难做。蒙古地区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在王相卿他们面前横亘着两个巨大的障碍。
第一个便是蒙古地区地大人稀。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运送货物要走几千里,送货上门从这家到那家要走几十、上百里。可以想见,“丹门庆”比货郎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以致于这个商机即便被许多大商号看在眼里,却也无能为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受这样的苦。而王相卿等人则从体制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大盛魁采取“人力合股”的方式,入股的都是曾经参加送军粮的民工,他们既是财东,又当伙计,既拿工钱,又得分红。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吃再大的苦,也是为自己打工出力,从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则是蒙古牧民不使用货币,也就是没有银钱。自古以来,他们都是以物易物。更为重要的是,蒙古牧民拿来易物的主要是牲畜,而牛马羊这些牲畜每年只能在夏秋赶往归化(现今呼和浩特),而归化的货物只能在冬季运往漠北草原。这样就出来一个时间差,在没有货币结算的情况下,就只能实行赊账交易:即大盛魁在冬季将货物运到提供给牧民,牧民在夏季再将相应的牲畜交给大盛魁。这样的赊账方式,显然商业风险是巨大的,大盛魁创业初期,草原上的天灾人祸便拖垮了他们的赊账生意,导致商号第一次散伙,甚至另外两位创始人史大学和张杰都离开了,只剩下王相卿一人。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商业理念,终于找到了由蒙古盟旗政府为牧民赊账提供担保的办法,重振了大盛魁。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是什么?与西方有何区别?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称之为“以人为本”。这就不同于西方的“以制度为本”。王相卿组织企业的理念便是将人力置于资本之上,而赊账经营模式的建立更是依靠蒙古牧民的个人诚信。一个“人”字,对于大盛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不是道德故事,而是史实,也是这本商业历史小说《富甲天下大盛魁》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建设新的商业文化的今天,这本小说极富现实意义。
十七世纪末,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铁骑横扫了北方草原,进而威胁内地。为保边疆安定,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然而在此之前清朝已进行了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抵抗沙俄等多场战争,国力受到很大消耗。为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支持这次****战争,康熙征召大量民夫运送军粮,同时允许他们在随军运粮的同时,携带少量商品进行交易,以补偿民夫工钱,从而节约军费开支。此举实质上打破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汉民不许出关贸易的禁令。在平定噶尔丹之后,康熙又批准了“春去秋回”的雁行政策,允许汉民到塞外种地经商。蒙汉民族之间的交流前所未有地开放了。
在这样的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一代巨商,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当年,在康熙征讨噶尔丹的大军中,有三个从山西农村走出来的民夫,他们是王相卿、史大学和张杰。正是这三个小人物,开发了蒙古草原上的最大商机。
蒙古游牧民族只能生产牲畜和皮毛,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布匹、茶、糖、烟、酒和日用百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康熙“开禁”之前的明清两代,实行定期的边关互市贸易制度。每年一到两次,蒙古各部落组成边关互市贸易团,赶着羊马,长途跋涉数千里到长城各边关换取所需商品。这种方式,显然极为不便,而且不能满足蒙古民族随时的需要。
而王相卿他们正是从中发现了商机:为蒙古牧民送货上门。实际上,这就是内地的货郎,蒙古牧民称之为“丹门庆”。但是,货郎好干,“丹门庆”难做。蒙古地区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在王相卿他们面前横亘着两个巨大的障碍。
第一个便是蒙古地区地大人稀。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运送货物要走几千里,送货上门从这家到那家要走几十、上百里。可以想见,“丹门庆”比货郎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以致于这个商机即便被许多大商号看在眼里,却也无能为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受这样的苦。而王相卿等人则从体制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大盛魁采取“人力合股”的方式,入股的都是曾经参加送军粮的民工,他们既是财东,又当伙计,既拿工钱,又得分红。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吃再大的苦,也是为自己打工出力,从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则是蒙古牧民不使用货币,也就是没有银钱。自古以来,他们都是以物易物。更为重要的是,蒙古牧民拿来易物的主要是牲畜,而牛马羊这些牲畜每年只能在夏秋赶往归化(现今呼和浩特),而归化的货物只能在冬季运往漠北草原。这样就出来一个时间差,在没有货币结算的情况下,就只能实行赊账交易:即大盛魁在冬季将货物运到提供给牧民,牧民在夏季再将相应的牲畜交给大盛魁。这样的赊账方式,显然商业风险是巨大的,大盛魁创业初期,草原上的天灾人祸便拖垮了他们的赊账生意,导致商号第一次散伙,甚至另外两位创始人史大学和张杰都离开了,只剩下王相卿一人。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商业理念,终于找到了由蒙古盟旗政府为牧民赊账提供担保的办法,重振了大盛魁。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是什么?与西方有何区别?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称之为“以人为本”。这就不同于西方的“以制度为本”。王相卿组织企业的理念便是将人力置于资本之上,而赊账经营模式的建立更是依靠蒙古牧民的个人诚信。一个“人”字,对于大盛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不是道德故事,而是史实,也是这本商业历史小说《富甲天下大盛魁》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建设新的商业文化的今天,这本小说极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