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建设:协调利益相关者
对于城市来说,路是交通流畅之血脉构筑,桥则是联结穿越之跨度,路与桥,交会融合而成的,是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与提升速度。
“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千年之前的孟郊之诗,恰好与上海浦东路桥建设(60026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600284.SH,下称“浦东建设(600284,股吧)”)的企业口号不谋而合。“路桥通,天下行”,一家以工程建设为龙头、机械化施工为依托,集工程投资、管理、环保产品供应等一体的综合型股份制A股上市企业,从事的铺路造桥技术,原本是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然而企业制定出的发展谋略,却是执着于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在社会责任方面,更是从公司业务出发,将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融合社会责任的基因。
“铺路架桥,是一件广修福德、为民造福的好事。”浦东建设董事长葛培健说。
多彩的路
路是什么颜色的?对于浦东建设而言,是黑色亦是白色。沥青摊铺,被昵称为“黑色一条龙”的工程技术,素来是浦东建设的看家本领。如果将历史时钟拨回至12年前,刚刚由浦东管理署沿革而来仅一年时间的浦东建设,当年用了短短4个月完成了南干线、罗山路、世纪大道三条主道的沥青摊铺任务。
相隔11年后,另一场“三大战役”再度打响,这一次,是为了全球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的一轮战役中,浦东建设沥青摊铺的“黑色”工程任务已上升至近200万吨,这一数字,是多年前第一轮“三大战役”任务量的5倍。而在世博会重点区域的浦东,80%工程项目的沥青摊铺任务,交给了浦东建设。
亦是在同一年,浦东建设的路开始幻出了“白色”。这一色彩变化,来自于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的市政任务,即以中环线、内环线和机场北通道并称为“两环一道”的世博配套工程。这一抹白色虽然轻巧,却是点睛之笔:工程量在浦东新区世博工程中仅占比一成,投资额却占到世博配套工程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对于将黑色一直作为主色彩的浦东建设而言,世博工程所搭建的,正是融资创新、自主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塑公司品牌形象的最好平台。
从2008年1月打下中环线标段的第一根桩,直至2009年12月25日“两环一道”的正式通车。施工难度、技术含量以及规模速度的刷新等方面,已不必多言。无论是中环线浦东段“春花秋月”的规划目标,还是沥青传统技术的不断创新,逐渐浮现出来的,是经黑、白之色淬变而成的“绿色”。
在全球节能降耗的大背景之下,节约资源已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易于联想到的,多为环境污染及资源损耗的负面影响。而在由浦东建设公布的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在环境活动报告方面,针对环境挑战的话题浦东建设提出的应对思路是,技术研发、精细管理和偱环利用等方向。
企业运营中的CSR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浦东建设的技术创新意识由来已久。早在企业诞生之初,针对工程技术研究的课题便已随之展开,仅在道路基建领域,除了传统的沥青产业之外,市政施工以及道路材料均实行了新型技术的尝试。最新的话题是,废弃的建筑垃圾经加工之后生产出的路基原材料,被运用在了迪斯尼项目中的便道。
此外,工程建设企业、上市公司、国资背景……具备了多重角色的浦东建设,需要面对的,是政府、股东、员工以及环境等不同方面的责任分配。不管是面向政府方高性能道路建设的需求,针对股东方每年经营目标的制定及完成,还是员工方达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凝聚力,抑或是环境方节能降耗的环保要求,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本分置在天平的两端时,浦东建设投下的砝码是“平衡”。
“社会责任完成的标准,是面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使得在稳固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相对统一的格局。”浦东建设董事长助理、人力资源总经理张海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