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新内涵 12-06
新技术带给人们各种体验和无尽的可能,但是同时也使得管理面对许多未知,也正是因为这样,管理者如果仅仅是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会发现很多情况并不能够解决,更加严重的是标准的管理职能,不能够概括全新的情况,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由亨利.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职能理论也只能够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当组织变得越来越网络化,信息越来越复杂化、价值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如何管理成了一个全新的话题。
近来常常会遇到企业管理者询问,如何进行管理变革,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理解管理的新内涵,倘若无法理解管理内涵的变化,就无法进行管理变革。而管理的新内涵所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内涵则在于它不再仅仅从职能的角度来诠释管理,而是从管理的本质的角度来诠释管理,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基于未来看待管理。
变革是管理的本质之一
在讨论企业变革的各种研究材料中,可以发现30年前,跻身于财富100强的企业有三分之一被淘汰出局。同样是巨型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久不衰,有的企业却困难重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创造适应变革的管理机制。德勤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JimCopeland说“面对未来,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未来是不确定的。”,即,企业面对的一切都将是变化的;加上21世纪在网络科技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经济下,变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
变革管理带来新技术、新技能的同时也带来管理制度的变化。制度实际上是政策的产物(不同的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制度),政策是政治的产物,政治又是利益的产物,所以说变革管理事实上也是如何管理利益的再分配。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提出:世界上没有比推动变革更难的事件。因为多数当权者一般会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对于变革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员工由于不清楚变革后自己是否获得利益,也不会对变革给予十分的支持,这就导致变革管理很难被推动。变革管理的难点和目标在于平衡好变革与和稳定的关系,对于企业首先要确保变革逻辑正确。
变革最大的逻辑性就是变革要以发展为目的。如果变革本身只是个零和,不产生增值,那么变革就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逻辑性体现在变革要有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合理的策略、较为详尽的计划和时间表、数据支持、具体的制度支持等。但变革具有逻辑性只是确保变革能成功的一小部分,因为它只解决了变革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要想解决变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企业是非常关键的。变革毫无疑问会导致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群体的权力利益的再分配。即使变革从总量上会增加整个企业的价值,如果在此过程中某一部分人反而会丧失一些权力利益,或者只是相对少地增加了权力利益,那么变革也会受到顽强的阻力。从社会文化这第三角度来看待变革是确保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大变革不是以企业业绩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水平为终结的。只有当企业内员工及与外部相关的人员(如股东、投资者、社区等)都充分地从思想上理解了此变革并在行为上给予支持时,变革的成果才可以长期维系。
知识是管理的本质之一
基于未来的企业管理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知识管理。我们发现科技在企业的应用领域逐步盛行的今天,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廉价、更迅速地传播和繁衍,这就意味着一旦对手获得了相同的知识,企业自身的优势很快就会丧失殆尽。
管理的新内涵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