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国外乳品行业质量事故一瞥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1-06 10:37 行业分析
提要:我们会发现,名单中也不乏世界名牌食品,例如卡夫牌五款玉米粒被检出过氧化值超标;韩国乐天杏仁巧

提要:  我们会发现,名单中也不乏世界名牌食品,例如卡夫牌五款玉米粒被检出过氧化值超标;韩国乐天杏仁巧克力棒饼干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哈根达斯生产商美国通用磨坊旗下公司General Mills Sales.INC制造的2个批次蛋糕粉、1个批次玉米松饼粉以及1个批次薄煎饼粉被指铝超标,还有1个批次的蛋糕粉检出转基因成分而遭退货;1个批次0.05吨嘉宝混合麦米粉被检出阪崎肠杆菌进行了销毁,这种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炎,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当媒体日趋务实强化对行业的监督、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产品质量事故,特别是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食品更是倍加敏感。每次负面信息被曝光和批判的时候,人们总是对外资品牌的好感增添几分,同时增加几许行业专家的担忧。但事实上国外的产品是否也常有质量事故呢,是否也有大规模的产品危机呢?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和欧盟都出现过大规模的食品质量事故,甚至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儿童中毒的牛奶污染事件。
  国外乳品行业质量事故一瞥

  1999年 欧盟四国出产的奶品可能受到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6个牌子的乳制产品在港被禁售。2000年 日本雪印公司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种牛奶制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所有产品被迫全部召回。

  2002年 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爱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粉因坂肠杆菌超标被限令召回;同年,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召回一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学儿乐配方奶粉,丹麦产荷兰品牌“多美滋”奶粉受微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被全球召回,德国“美乐宝HN25”婴儿特别配方奶粉因被检出含有一种可能会导致初生婴儿肠脏及脑膜发炎的“阪崎氏肠杆菌”,而被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要求召回,美国雅培近1100吨婴儿奶粉被怀疑受到含细小铁质微粒的0.50~0.75升润滑油污染,被责令在全球进行查封,并进行销毁。

  2003年,美国亨氏奶粉疑与婴儿死亡有关在以色列被召回;同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等西欧四国奶粉、牛奶、黄油、冰淇淋等乳制品内再次被检测出与DDT杀虫剂相当的致癌物质“二恶英”,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4年 美国美赞臣奶粉因阪崎氏肠杆菌奶粉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2005年 美国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多批次被查出含碘超标,被迫进行大规模产品召回。

  2006年 共计10万公斤同一美国品牌的3批奶粉被连续检出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而被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退运处理;同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

  2007年 日本明治FU高蛋白较大婴儿配方奶粉,锌含量不符合标准被判为不合格商品,被要求立即下柜。

  2008年 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同年,制作上等比萨饼必不可少的原料意大利莫扎里拉奶酪被检测出二恶英,目前事件尚在调查中。


150年前美国的“毒牛奶”危机

  最近的中国“问题奶粉”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让美国媒体回忆起150年前发生在纽约的“泔水奶”丑闻。《纽约时报》近日撰文回顾了这震惊一时的“毒牛奶”事件,在这一事件曝光48年后,美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出台。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美国北方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年代,大量来自全美甚至全球的外来人口涌入纽约这个大城市,大批新生儿在这里孕育、诞生,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又使得许多年轻妈妈无法靠自身乳汁哺育儿女,对牛奶的需求与日俱增。当时尚无可靠的制冷保鲜技术,纽约的牛奶仅能依靠邻近地区,19世纪50年代初,纽约鲜奶供需缺口已高达20%以上。不仅如此,由于物以稀为贵,牛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显然绝非以产业工人阶段为主的牛奶消费群体所能负担的。

  然而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扭转了:只几年工夫,纽约市场鲜奶供应量就由每天9万夸脱(1夸脱约含1.1365升)飙升至12万夸脱,而且由于供需迅速趋于平衡,牛奶价格也变得平稳,乳业迅速成为两个产奶县的支柱产业。一些精明商人着手将牛奶产业规模化,并毫不迟疑地开始市场细分,将促销重点对准广大新生儿市场,“纯鲜牛奶”和“奥兰治牛奶”这两大品牌迅速崛起。并打出了“儿童卫生奶”的堂皇旗号。此时纽约市政府内部出现了“推手”:屠宰商出身的市行政会成员、查尔斯敦选区民主党众议员候选人迈克尔•图奥梅伊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上层人脉,开始不遗余力地充当“儿童卫生的代言人、传声筒,由于政府的倡导,“儿童卫生奶”迅速普及到全市范围,在当时的许多广告和媒体渲染下,这种奶不但被吹嘘为“最卫生的牛奶”,甚至夸张为“营养赛过母乳”。铺天盖地的商业促销,加上民众对政府的信赖,让“儿童卫生奶”大行其道。

  50年代中期,一位女报人弗兰克•莱斯利在其主办的《莱斯利画报》上揭露“儿童卫生奶”的真相。原来,当奶商发现牛奶供不应求,奶产量很难大幅度增加后,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首先给奶牛喂食酒厂的酒糟,以刺激其多产奶,这些奶牛几百头一群被关在狭小的空间内,四肢固定,用减少活动量的方法强迫性催乳,许多牛因食物中毒和缺乏运动,导致牙齿和尾巴脱落、乳房溃烂,甚至蛆虫遍体,浑身是病,但黑心商人们却不管不顾,将这些病牛所产的奶供应市场。

  随着商业资本的涌人,和供需缺口的进一步拉大,上述“黑心”催乳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黑心商人又想出更绝的招数:掺假。他们将污水、臭鸡蛋、淀粉等各种杂物掺入原本已经有问题的奶中,并按比例加进石膏、蜂蜜和其他药物,以清除掺假所带来的异色、异味,由于加工过的奶和鲜奶的味道有明显不同,他们便以“儿童卫生奶”的名义大肆促销。由于大量掺假,奶农和不法奶商终于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纽约市场的牛奶供应量在几年内提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