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消费升级下的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04-15 14:17 行业分析
不要小瞧了刀具和锅具。 时至今日,双立人在百货公司的销售额已不亚于化妆品,然而,就在十年前,整个中国
  不要小瞧了刀具和锅具。

  时至今日,双立人在百货公司的销售额已不亚于化妆品,然而,就在十年前,整个中国还不存在日用百货的高端产品。

  1997年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双立人,主要目的仍是在国内做来料加工,即从德国进口优良钢材并加工成刀具,不过当时的产品仍以附加值不高的“亨克斯”品牌为主。直到2002年,公司才在中国生产了第一款双立人品牌的刀具。

  从那之后,马力峰开始在国内为双立人寻觅销售渠道,但销售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个月常常只有3万至4万的销售额。用他的话说,“那时,家居产品是被百货公司遗忘的大类,生意很难做。双立人的产品不得不和一些不锈钢的瓶瓶罐罐放在一起,给顾客的感觉就像批发市场。”

  这一点让马力峰颇感无奈。由于被百货公司当做“鸡肋”,双立人过去常被放置在商场中人流最少的顶层,比家电的楼层还高;既便如此,不停地为其他品牌“让位”也是家常便饭。“那个时候,双立人在中国根本就没法树立品牌形象”。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之后,随着百货业的发展壮大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双立人逐渐打开了在中国的成长空间。在马力峰眼里,尽管锅具与刀具属于低关注度、重复利用率较高的品类,但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尚有很多家庭构成潜在的消费群体;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生活品质的提高,日用品升级换代的需求刺激了销售的二次增长;除此之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80后的家庭组成期,大家庭派生出的小家庭又对厨具构成了新的购买力。这些需求的爆发成为双立人深耕中国市场的巨大推动力。

  “在此基础上,如果没有百货公司这样强有力的载体,双立人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知名度。”他指出。如今,每个百货公司都在拼命扩张家居区,双立人几乎不费力气就能获得较佳的店面位置。

  尽管这些年在中国市场快速地“攻城略地”,但相比于提升销售额,马力峰更在意的是单店经营的效率。毕竟,“高附加值的产品必须精耕细作”,要让人们接受公司的品牌定位和如此高的品牌溢价,双立人需要足够的耐心。

  为了传递品牌信息,双立人在全球推动了统一的广告攻势,但仅仅做到这些显然不够。要知道,这种“附加值”考验着公司售前售后的所有细节。

  为了加深顾客体验,马力峰选择更多地利用销售人员进行传播。据悉,双立人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卖店内一般有4位销售员,分为两个班进行轮换。当一个班在店内一刻不停地进行产品讲解和烹饪演示时,另一个班的销售员则对前期购买产品的客户进行上门拜访,指导用户使用锅具或刀具的技巧。

  “Retail就是Detail(零售就是细节)”,他说道,某种程度上,产品的售出对双立人而言只是销售的起点。包括马力峰在内的销售经理们,都曾在百货店中做过烹饪演示。在他看来,双立人能在百货公司站稳脚跟,与德国企业严谨的销售培训同样分不开。通常,双立人分布在全国的代理商必须将销售人员派往上海接受10天的培训,销售人员的资历也必须得通过公司的认证。

  在人们对品牌并不敏感的刀具领域,双立人凭着细致的人际传播与终端经营,一步步地建立起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销售产品外,双立人的促销员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能——做好一线的信息搜集。马力峰要求双立人各地的骨干销售员每季度都汇集上海,交流各个区域的消费偏好,并排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接下来,公司的策略部门会分析需求的可行性与产品销售潜力,通过筛选,新的解决方案便会在未来融于产品的设计中。当这些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它们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品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