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将目光投向科技成果转化

牛津管理评论 2011-06-27 16:26 行业分析
正如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将目光投向科技成果转化,此次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关村亦首先着眼于已有科技成

         正如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将目光投向科技成果转化,此次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关村亦首先着眼于已有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官方将这一行动统称为“打通政产学研用”。

  这是一个涉及科技人员身份转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科研投入体制调整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的复杂过程。中关村管委会正在与科技成果转化较多的北大、清华以及中科院共同研究,对想出来做产业,又无法完全不要事业身份的科研人员,采取一些特定的政策,保留身份,到企业创业。

  “即使他创业失败了,还有回去的保障。”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告诉记者。
  这将涉及更深层次的改革,身份转化在国外已经有很成熟的模式,只是在中国,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因为在社保等方面不一致,导致很多人对身份看得比较重,认为在事业单位总是要比企业稳定。所以,在杨建华看来,如果我国社会保障改革能跟上的话,“对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另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是,对愿意创业的科技人员,中关村开展了以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入股进行工商登记的试点。在此之前,工商部门不能给诸如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登记,是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一个很大障碍,“政产学研用往往在这个环节就卡住了。”

  目前,中关村已经成功登记的这类企业超过40家,而这在其他地区还做不到。

  此外,中关村争取了多年的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也初见成效。今年2月,财政部 印发通知,下放中关村范围内中央级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处置权,一次性处置800万元以下的,由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自主处置。5月4日,财政部再次出台政策,明确中央级事业单位包括科技成果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在内的收益,分段按比例留归单位。其中,价值800万元以下的,扣除奖励资金后,收益100%归单位所有。

  最能从根本上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是股权激励试点。该政策允许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院所转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对“重要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股权和分红激励。

  这不仅让外地羡慕,也是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20多年来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尽管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大多是自筹资金办企业,甚至还曾嘲笑从中科院计算所携带20万资金的联想保守落后,“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还在门里”,但在当时特殊的政策环境下,脱胎于旧体制的这些民营科技企业却无一例外不得不顶着“国有民营”的“红帽子”。

  中关村第一家完全民营企业要在1988年国务院批复的“十八条”之后,由从财政部“下海”的年轻人王文京创立。“红帽子”民企中,除联想完成产权改革、获得股权激励外,大多第一代创业者不曾获得相应激励,晚景凄凉者亦不罕见。

  但如今迟到的股权激励改革,显然已与他们无关。历史总是不免让人唏嘘。

  截至目前,中关村已有350余家单位申请参加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其中,中央单位146家,北京市属单位204家,已批复近50家单位股权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