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标准化,是需要勇气的
《中外管理》:在识别出关键客户之后,怎样才能留住他们?
史雁军:接下来,企业要做的是让客户的价值持续增值。那客户的持续增值在哪里?一是他的持续增长带来价值,一是购买的意愿贡献价值,也就是要打造他的忠诚度。尤其在这个时点,客户忠诚度对企业来说,极其关键。
所以,企业要做的事情是三点:一是让客户交易过程更顺畅,增加他的交易意愿,同时要增加他的依存度。企业需要使服务流程个性化,让他离开你会感到不适应。比如:一些证券公司给客户提供自己开发的炒股软件,这就是依存的方法,或者提供一些资讯、研究报告等。
第二是让客户看到企业的成长性。企业要找到成长性的客户,同时企业本身也要成长才能建立相互依赖性。
跟两个人交朋友是一样的。成长不能盲目成长,要跟客户一起成长。
第三,企业要变。就是根据你的客户的新需求来做新的产品,使企业的服务创新不是建立在市场层面,而是建立在客户层面。比如:一些外资的理财公司或私人银行,会根据客户情况陪购。这看起来没带来实际价值,但增加了客户的黏性,自然会增加消费的意愿。
《中外管理》:除此之外,打造客户忠诚度在危机中是否有独特的有效方法?
史雁军:那就是使客户对企业依赖性增加。靠什么?靠长期的服务承诺。
以前企业有大量的有偿服务,比如:汽车企业会有保养服务,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那危机期间,企业就可以在服务上给予更好的承诺,比如:维修期延长,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客户对以后投入的预期。看起来企业这样会有投入,但这个投入是滞后的,为度过危机争取了时间,而且短期内获得了客户的信任,还可以带来客户长期的信赖。
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增加企业和客户的期限,通过服务纽带增强彼此的信赖。
危机中,服务创新更容易脱颖而出。尤其是优秀企业,在危机时,服务是最大的优势。
《中外管理》:具体来说,要加强服务能力,该怎样做?
史雁军:市场好的时候,企业的服务体系是简单的、标准的,对谁都一样。当你现在关注核心客户时,才会发现客户是不同的,这时候你需要根据他的特点去设计服务,甚至建立一个新的服务品牌。服务品牌在哪里?在客户脑子里,是客户来评价的。
所以企业需要针对客户特征,来建立服务体系,完善自己内部的服务能力的建设。
通常我们用两个指数来衡量。第一个是客户管理能力指数:我在我的营业厅现场、电话中心、网络上以及其他渠道上,会给客户提供什么水平的服务。比如:客户进门后,10秒内就有客户经理关注他,对什么样的客户会有单独的服务流程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服务标准。这是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的。
第二个是“快乐指数”,就是衡量客户体验的指数。从客户的视角看,他可能会有哪些环节的动作,你如何让客户在这些环节中感觉更加顺畅、方便、舒适、实用。有些企业的管理很规范,像一些银行,但客户的体验却很差,因为规范的都是内部管理流程,比如:填表,一项不填就不能办理。这就说明企业需要建立基于客户的服务体系,让客户的快乐体验增加。
但要把服务标准化,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是一种承诺,做不到就会辜负客户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