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东吸引俞敏洪的注意,源于一本书
当时陈向东想写一本GRE考试中逻辑推理科目的辅导书,他去找俞敏洪,老俞告诉他已经有人在写了,但他没有直接回绝陈向东,定了个规矩:谁先写出来就算谁出的。结果,陈向东胜出了,在3个月内,将一本超过500页码的书写了出来。当时,陈向东只是新东方一位兼职老师,他正式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其执行力之强,是这位如今身为新东方集团总裁的陈向东在新东方上下一致的评价。新东方市场(000301,股吧)营销部副总监孔建龙说,同样是迟到,俞敏洪可能仅仅是宽厚地笑一笑,而陈向东则是开会前立规矩,每个人迟到就交1000块钱,美其名曰“分享”。其实,执行力层面,即便陈向东本人也不讳言,一个任务下来,俞老师可能要三天才完成,而他只要一个小时。
还有一个细节,在新东方“三巨头”中,俞敏洪和周成刚差不多同岁,而陈向东比俞敏洪小9岁,这是一个恰当的梯度。俞敏洪,1962年生人的他已近知天命的年纪,而陈向东刚过不惑之年。这样的搭配,使得老俞专注战略,而陈向东重执行。
俞敏洪对于变革的理解非常直接,例如他会直接说“原来新东方管理干部都是我管的,现在都是陈向东管的,这个变化还不够大吗?”在老俞看来,原来陈向东只管某一方面的工作,现在他都是全面抓工作的。就是说,在执行层面的工作如今都是陈向东抓,这是第二个变化。第三个变化就是主动性上的变化。比如说抓某一部分工作的时候,此前的陈向东有可能受制于新东方各方面的结构,但如果转为抓全面的工作,他调配资源的能力就发挥出来了。
就新东方如今希望实现的“去俞敏洪化”,正在一步步地推进中。但在众人看来,要取代俞敏洪精神领袖的位置,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因为在很多老员工看来,老俞就是代表着新东方精神,他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标签,所以,如果“他一下子脱离的话,大家就不舒服了,心理上难以接受”。虽然如今,陈向东在更多地担当老俞过去的决策。
陈向东自己也明白接手执行总裁后的挑战。而对于未来五年200亿目标的预期,陈向东认为同样离不开创始人的精神之励:“如果说事情能够按照我们的规划走,也取决于俞老师,取决于我们很多方面的改革和变革。因为未来五年又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怎么来写,靠俞老师重点写,我们帮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