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国企
新国企是由国有资本控股的、合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充满生命力的新型企业。这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发展战略学专家李成勋在为新国企下的定义。
7月12日,李成勋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其原始资本主要是在市场上自筹的,产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多元的,运营以环境和市场为转移,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扩张。”
改造老国企:导入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报》:说到新国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旧国企或者不那么新的国企,旧国企或者说老国企是什么样的呢?
李成勋:研究新国企就需要从老国企说起。老国企就是传统国有企业,也称作全民所有制企业或国有企业。它曾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来源于国有企业。
老国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条渠道。一是解放区的公营企业;二是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三是改造过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四是新建的国有企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新建了大量的规模大、技术新、人才多的国有企业,其中以“一五”时期动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主干。
《中国企业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传统国有企业显示出了不适应的状态,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具体来说,其弊端表现在哪里?
李成勋:不可否认传统国企在体制、管理和文化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
弊端之一是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导致政企不分。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制订财经政策、规划发展战略、安排财政收支、进行宏观调控,为企业发展、外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等,而不是直接经营企业。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必然导致政企不分,企业行为紊乱,官僚主义滋生,甚至出现腐败,造成企业亏损。
弊端之二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导致企业不能自主经营。企业是市场主体、公司法人,但在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再加上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必然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致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和算盘珠。企业一旦失去了自主权,就不可能有多少活力和动力。
弊端之三是外行管企业。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企业的领导人由政府委派,昨日的县长,今天就可能成为厂长;甚至昨日的团长,今天就变成了经理。不排斥外行经过长期磨炼可以成为内行,但直接让党政干部搞经营,不能不说是用人不当。
弊端之四是“等、靠、要”的企业文化必然使企业缺乏动力。老国企资金由国家拨、人员由国家调、原材料和燃料由国家供、产品由国家收、价格由国家定、利润向国家交、亏损由国家补,以致企业积淀着一种浓厚的“等、靠、要”的文化氛围。老国企的发展项目和任务“等”政府给,经营中的困难“靠”政府解决,资金和资源向政府“要”,谁也不愿主动经营,谁也不能主动经营,谁也不想负起责任,谁也不敢承担风险,总之,谁也难以有所作为。
《中国企业报》: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老国企也经历了漫长的改革。那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李成勋:我国老国企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漫长过程:
扩权让利试点阶段(1979—1980年)。这是向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挑战。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就是企业向国家争取自主经营权和扩大分配权的初步改革。
推行以“利润包干”为主的经济责任制阶段(1981—1982年)。这是企业企图把“扩权让利”的改革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一种尝试。利润包干以后,企业的分配权就更大了。
试行两步“利改税”阶段(1983—1986年)。这是企图进一步解决国家、部门和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一种不成功试验。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阶段(1987—1991年)。这一阶段由于实行承包制,使企业有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从而开始把企业搞活;也由于企业在承包中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而使经营行为越轨,特别是由于承包期有限而使企业出现“短期行为”,致使企业亏损日益严重。在这一阶段,同时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和小企业包、租、卖试点。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1992—1993年)。企业经营机制是由企业体制决定的。所以,离开企业制度创新这个前提来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这本身就预示着这种改革难以奏效。
现代企业制度推行阶段(1994年至今)。这是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涉及各方面经济、政治利益的调整,所以很难一步到位,也难免有些地方在改革中搞形式,有名无实。但是,对传统国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这是把它激活的惟一选择。
打造新国企:树立市场风险意识
《中国企业报》:在公众心目中,新国企依然是个比较新的概念,应该怎么样理解新国企?
李成勋:一般来说,新国企是由国有资本控股的、合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充满生命力的新型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不断强化,一大批新国企开始出现,新国企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新国企是在改革中诞生的,也就是说是在革除老国企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有两个渠道:一是在老国企的基础上经过改革形成的;一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按市场经济要求新建的。
《中国企业报》:新国企主要有什么样的特征?
李成勋:新国企的产生背景、行业性质、组织结构、规模大小等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特征则是大体相同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其原始资本主要是在市场上自筹的。老国企的兴建绝大多数都是由国家财政无偿拨款支持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国家给钱建立起来的;而新国企则是政府立项、政府委派企业领导人,而原始资本则需要从非财政渠道解决。财政上给的资金是无偿的,金融市场上以贷款方式自筹的资金不仅要偿还,而且还要付息。所以,新国企从组建之日起就面临着风险。
第二,新国企的产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多元的。新国企不等于纯国企,虽然现在国家独资的纯国企还有,但这种企业内部必然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和补充的机制,所以新国企多是在国资控股条件下的多元化产权结构。
第三,新国企的运营以环境和市场为转移。老国企没有经营自主权,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只有对供、产、销的管理而没有资本运营,即使如此,其供、产、销也是靠长官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来管理的。所以,老国企常常因长官意志的失误而造成巨大损失。
第四,新国企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扩张。老国企由小到大除了依靠国家追加投资外,就是依靠自身的内部积累,因而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新国企则不同,它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扩张,因而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倍、成十倍地壮大自己,使自己在竞争中不断占据优势、扩张市场占有份额。
第五,新国企的企业文化是开放、进取型的。和老国企不同,新国企诞生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上我国又加入了WTO,所以,新国企的经营不仅对国内市场充分开放,而且多是面向国际市场、积极走向世界的,它们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上风。这同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力争提升综合国力是相呼应的。
传统国企的经营环境是国家包揽一切、指挥一切和提供一切;老国企的内部运行模式是管理型的、稳定型的甚至是萎缩型的,老国企的企业文化是消极的、被动的,一切依赖于国家,一切决定于上级,一切依靠别人救自己。
新国企要靠自己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时刻都会有风险来临,所以它的企业文化特征必然是拼搏进取的、积极向上的。
优化新国企: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报》: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新国企应该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李成勋:许多新国企都是在革除老国企上述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在产权上和老国企一样,而在经营机制上则同民营企业一样。所以,新国企既不会同老国企那样对市场动态表现迟钝,也不会同民营企业那样对公共利益(如缴税)表现冷漠。可见,新国企是一种独具优良品格的经济组织,它既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又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其一,新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而坚实的微观基础,必须保护和不断提升新国企。如果缺乏这个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残缺不全,甚至难以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新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这就是新国企的基本战略定位。
其二,为了调动各阶层、各群体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新国企不应该也不可能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它应该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那些重要部门,如军工、能源、交通、装备制造、公用产业和粮食等。
其三,在竞争性领域已经存在的新国企,除非迫于竞争的致命压力不应主动退出。
其四,新国企在产权结构上的特征是国有资本控股条件下的多元化结构,如果放弃了国有控股也就称不上新国企,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股权越大越好。
《中国企业报》: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比较优秀的新国企,但它们也并非完美无缺,如何不断优化和提升新国企?
李成勋:我个人认为,根据新国企特点和竞争的需要,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根据新国企一股独大的特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它的治理结构,勿使董事会、股东会和监事会流于形式,切实发挥三权制衡的功能。
第二,根据新国企员工教育水平和政治素质较高,而市场意识较弱和市场运作能力较差的特点,应强化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植,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第三,根据新国企容易保留和感染“官商文化”习气,应该重塑企业文化,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为此,要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有形资产相等的条件下,谁的无形资产多,谁就可能是赢家。
第四,根据新国企在企业内部容易重集权、轻分权的特点,应通过制订“企业基本法”来规范企业中各层级各部门的权、责、利,使全体员工和大小机构各得其所,以此作为企业效率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基础。
第五,根据新国企容易重业务管理而疏于战略管理的倾向,应向其灌输兼并、联盟、多元化经营、“走出去”等战略举措对于实现资本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重大意义,并把战略管理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上述各项,都着眼于增强新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应成为新国企外在特征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