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的政商纠结
史光起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长达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是一个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百家争鸣。兵家名将也不乏伍子胥、白起、李牧、廉颇、王翦等士,而政客中管仲、晏婴、蔺相如、李悝、商鞅等也都政绩卓著。在这些闪烁的群星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他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改走从商之路,从商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生,后被世人奉为文财神。这个人就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商业学家、经济学家,被誉为一代商圣的范蠡。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为官即至卿相,经商速达千金的旷世奇才,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却并不多。
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和当今社会都有很大差别,但是其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商道理念,在今天依然有其影响痕迹,并发人深省。
德为立身图强之本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幼时家境贫寒,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能力。无论从商还是从政,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是,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族结党专权,政治混乱。因此,在楚国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初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不久,势力相对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国乱显忠臣,很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范蠡更自愿随越王勾践赴吴国为奴,因此,二人得到勾践的重用。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皆不为所动。
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勾践,更是在履行对自己人格的承诺。在现代社会中,像范蠡那样笃信诺言,处顺境不骄,于逆境不疑的为人品格已经弥足珍贵。按照现在的一些价值观来看范蠡的行为只是一种愚忠,其实不然,范蠡的这种品德不仅换来了伙伴的信任,也换来了对手的尊敬,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加上聪颖智慧,怎么可能不成就大事呢?我们今天的企业中,不乏因为个人德行的缺失而制约了企业发展的领导者。
儒道相济,辩证思维
儒家的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方正的治国与为人大道,是春秋战国及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处事、治国的主流思想,甚至一直沿袭至今。道家思想则追求道法自然,虚静无为。而受这种追求自然、无欲、无我的观念影响,道家思想者中很少有人从政,因此,在当时基本没有以道家思想领导与管理国家的领袖阶层。而范蠡有一个开放睿智的头脑与宽广包容的胸怀,其兼具了儒、道两家之长,更广纳百家之思,又不囿于其中,跳出百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从政时,范蠡就体现出一种儒、道相济的思想与人格特性,也唯有这样的特性才能带领衰败的越国走出困境。在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处于市场环境复杂、企业生存艰难时期的企业管理者,正应该具备儒、道相济的思维,才能带领企业于逆境中不挫,顺境中不骄,客观机敏地应对宠辱,达到带领企业平稳发展的目的,而非是大起大落。
在吴国为奴时,为求得早日回国,范蠡与勾践卑膝求全——吴王夫差要出门时,勾践主动趴在地上让夫差踩着自己的背上马,夫差生病时勾践又主动舔舐他的粪便为其诊病,终于感动了吴王,三年后放勾践君臣归国,这些委曲求全的计谋都是范蠡为勾践所出。春秋时期不乏儒家推崇的具有“士”精神的政客,但能够适应环境,委曲求全,想出范蠡运用的这些办法的人几乎没有。
在范蠡的精心辅佐治理下,越国日渐强大,很快就灭掉了吴国。吴国被彻底灭亡后,勾践举行庆功宴会,分封功臣,范蠡官至上将军,仅于勾践一人之下,于百官之上。此时范蠡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范蠡发现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于是急流勇退,毅然向勾践辞官,携妻儿悄然离去。
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不缺乏逆境中奋起的精神,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却倒在了胜利与荣誉面前。尤其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的规模后,领导者头脑是否冷静,目光是否敏锐、客观就变得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能说服自己,晓厉害,知进退,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往往是成就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诚信仁义,成就一方巨贾
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客悄悄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范蠡自此隐姓埋名,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细算,盘剥敛财的做法,对待雇工十分慷慨、亲和,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在年初,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作工。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因此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本降低很多。这种先进的思想理念在现代,很多商家都无法领悟,在两千多年前更是绝无仅有。
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10万钱,一年后,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走水路乘船时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恰好事发地点离范蠡家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于是其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送其很多衣物与礼品,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门,帮助范蠡度过了危机,抓住了机会。
短短几年时间,范蠡就成为齐国首富,家资巨万。在齐国闹灾时,灾民听闻范蠡乐善好施,千里之外都来投奔,领取施舍,被后人颂称为“富行其德者”。
消息传到齐国国君的耳中,齐王请范蠡进宫,促膝长谈多日,齐王极其欣赏范蠡的宏韬伟略与治国之道,拜其为相国,治理齐国。为相期间,范蠡大力发展经济,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三年之后,齐国国富民强,百姓奉范蠡为神明,朝野中也是颂德声一片。就在此时,范蠡再次辞官:“居官致卿相,治家达千金,这对于一介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致。久受尊名,恐怕不祥”。于是,范蠡挂印封金,尽散家财,分赠给好友与贫苦的百姓,随后带着妻儿飘然离开齐国。
可以说范蠡是中国历史中功成身退的典范,他清楚凡事物极必反。这个道理说来简单,但是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明智呢?因为,一旦获得成功,人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很少能做到主动后退。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也很少有急流勇退者,似乎商道就是一条不许回头的路一样,其实,企业的发展有时需要的恰恰是回头与反思。这里指的急流勇退并非放弃进取,而是要知道什么时候该退一步,为下一步前进积蓄力量。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反思是为了更加明智,就如范蠡的急流勇退,这不是道家思想的消极,而是行止于知的睿智。凡事盛极必衰,在顶峰的时候主动退下来是为了有机会攀登其它的山峰,而不是重重的摔下来,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范蠡举家迁至齐国西北的陶地,再次改姓更名——朱公。又以一介布衣之身,空空双手,再次开创家业。范蠡认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邻齐、鲁,南通楚、越,西达秦、郑,北连晋、燕,是天下的中心,非常适合经商。果然,不久此地就在范蠡的推动下,成为春秋末期东周的经济枢纽,贸易之都。
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范蠡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从事早期的各国贸易,范蠡对经营贸易的理解是:越国盛产蚕桑、齐国广耕锄、秦国多冶炼、赵国善土木,各国有各国的特产与需求,经商就是促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流,互通有无,在使各国受益的同时,商家自然得利。范蠡还经营农业、养殖等,并且总结出了很多经营方略,其精髓特点为:顺应自然环境与趋势,预测事物发展规律,而后借其力,驱其势。
范蠡认为,天时决定农业,天时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谷物收成的好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根据五行更替总结出了丰年与灾年出现的大概规律。在一个农业社会,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它各类相关商品价格的波动,那时的贸易也以农产品为主,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等于抓住了市场的关键环节,获利自然丰厚。范蠡总结了按照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自然特点进行灵活差异的经营。经营策略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他提出:“水则资车,旱则资舟”,意思就是在发生水灾时做车的生意,在旱灾时做船的生意。因为,当水灾时,大家多用船作为交通工具,这样必然导致船舶的稀缺,价格上涨,而没有用武之地的旱路交通工具车辆,则大量积压,价格便宜,这时乘便宜大量购入车辆,待水灾过去,车辆必然稀缺,价格就会上涨。
在两千多年前,范蠡就能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判断价格的涨落,他提出“论其有余与不足,便知贵贱”,也就是发现市场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据此调整下一步的经营策略。他还发现价格涨落和自然规律是相同的,即商品的波动规律与幅度极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到极点后就会下落,价格下跌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其所谓的“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和现代经济学原理的论点完全一致。范蠡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一套购买与销售的方法: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做到“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对待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再像收藏珠宝一样精心的把货物存贮起来。等到该商品价格上涨之后,范蠡认为,应该“贵出如粪土”,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吝惜地将货物全部卖掉,不要期待价格会不断上涨,因为,价格的涨跌是要往复的。
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奥精妙,不过是一些自然规律与经济定律,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甚至是现在,都是非常有效的。
天下己任,道义于肩
由古至今,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此采用各种手段: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小秤入大秤出等技巧,甚至是严重违背道德的手段。而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范蠡认为: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者。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这和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才会回报给企业以利润”的观点不谋而合。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有同样的观点:“天地不为自生,故能长生”。
范蠡虽然是一个生意人,但从不急功近利,对于经营的利润只求成本的10%,不再多取,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这个利润比例还会降低,甚至赔钱救济灾民。在那个历史时期,商品10%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因为,那时运输极其不方便,战乱、匪寇导致经营风险很大,做生意的人很少,属于绝对的卖方市场,而且,从当时的经济发达情况分析,那时还没出现精确的利润计算方法,因此,范蠡赚取10%的利润应该是毛利率,而非净利润。这样低的利润率却能使范蠡迅速成为巨贾,主要是其交易数额巨大,其次,资金从不闲置,迅速周转,范蠡经营的商品从未积压过,因为其为人信誉好,为商磊落,更关键的是其商品价格比别人的要低很多。
范蠡一生为避名利而三次迁徒,但名利反倒一直追随他,这其中的辩证哲学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深思。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盛赞范蠡:“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范蠡一生中两次官至极品,三次富过千金,每次富达千金又都施济天下,但不久后又迅速再至千金。从政时,范蠡奉行了一个臣子的忠义,为商时,又尽了一个商人的良心。司马迁用16个字精确地对范蠡进行了概括:“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