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中国的营销史就是人群特质变迁史

商界评论 2011-04-28 17:21 行业分析
中国的营销史就是人群特质变迁史,当你还刚摸透80后的消费习惯,新的消费主流90后又隆重登场了。 基于独特
  中国的营销史就是人群特质变迁史,当你还刚摸透80后的消费习惯,新的消费主流“90后”又隆重登场了。

  基于“独特性”的需要,人们总是不希望跟别人穿的衣服一样,甚至一个牌子,“撞衫”是这个产品过剩时代最敏感的词。

  当穿李维斯的那些曾经“叛逆”的年轻人逐渐老去,当他们谢顶且大腹便便地挺着啤酒肚穿着李维斯的时候,年轻人市场成了迪赛的天下。李维斯虽然赶走了中年胖子,但年轻人并不愿意与自己的父辈穿一条裤子。当一个服装品牌成为社会主流时,通常意味着它已经开始衰亡了,新品牌会踩着旧品牌的尸体上阵。

  李宁同样面临着李维斯似的困境,2006~2007年,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与目标消费人群相比,有了一定偏移,整体偏大,近35~40岁的人群超过50%。国际化也好,品牌提升也罢,防止品牌老龄化,以时尚的姿态抢夺新一代年轻群体是李宁最迫切的需求。

  但对时尚的追逐同样艰难,因为时尚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变化,聪明的品牌都与时尚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你能说耐克不时尚吗?时尚对于耐克来说只是一种装扮,其本质仍然是体育、篮球,因为耐克非常清楚,不管时尚怎么变化,体育、篮球、雄性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永远不会变。

  时尚只是一个耐克的“框”,而不是“框”内的艺术品,一个品牌要的是“框”内的艺术品,而不是镶着金边的框。耐克抓到了这个“艺术品”,而在不同的时代耐克只需要换不同的“框”就行了。

  李宁对90后的专注,对时尚的追逐,无异于把自己逼到风口浪尖,必须不停地颠覆自己才能保鲜。聚焦目标人群固然没错,但将自己定位为90后的品牌,不仅舍弃了老一代消费者,更意味着在未来被更年轻的消费者所鄙夷。届时是再为2000后设计新的标识,还是成为更年轻消费者人眼中“上一代人的服装”?

  我们总喜欢用销售额来评判一个品牌的经营是否成功,80多亿的销售额让李宁得以稳坐国内体育用品头把交椅。可是李宁公司必须要面对现在的难题,在品牌定位上,李宁始终是耐克、阿迪达斯的跟随者;在渠道体系中,李宁又夹在耐克、阿迪达斯与晋江系的夹心层中。现在接连更换新标、启动销售渠道改革,虽然都是着眼于未来,但短期内,李宁却不得不担心既丢掉了消费者,又丧失了经销商的最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