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之因:企业及其管理者的“坏习惯”
聪明的经理为什么会失败?在芬克尔斯坦看来,关键因素可以归结为四类: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对错误的保护性
聪明的经理为什么会失败?在芬克尔斯坦看来,关键因素可以归结为四类: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对错误的保护性机制,信息与控制系统的失效以及管理者的个性弱点。
高层管理者的认知偏差是许多公司惨败的原因。面对新的机会和环境,企业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价值需求,遵循行业内在规律,而一些高管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或未能做出必要的战略调整。
对错误的保护性机制表现为“报喜不报忧”的风气。这种风气使员工“低头做事,少说为佳”,破坏了萌发新观点和新思维的土壤。在丑闻发生之前,安然、世通公司的董事会都没有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提出质疑。在摩托罗拉铱星业务失败前,也无人质疑该项目背后的技术和商业逻辑。
高管对信息和控制系统的盲目信赖也容易导致企业失败。貌似完善的信息和控制系统,会因内部信息流转的严重扭曲,变得控制失效。当高管们以为高枕无忧之时,企业的“安全防火墙”可能已被严重侵蚀。
此外,主要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作用也非常重大。CEO不是绝对的理性人。他们个性和人格素质的弱点,很可能把公司带往失败。在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压力下,一些CEO的反应甚至与普通人无异。而那些有着价值观缺陷的领导者,更是容易导致公司的战略出轨。因此,在讨论公司战略的时候,必须考虑做决策的具体的人。
埃默里大学的谢斯教授在《毁灭优秀公司的七宗罪》中指出,公司在走向成功的同时,多会不自觉地养成一些坏习惯:自欺欺人、傲慢、自满、竞争力依赖、竞争近视、数量沉迷和领地守护等。这些坏习惯一经形成,戒除很难,持续下去不仅严重阻碍公司的健康发展,而且容易导致自我毁灭。
在企业的坏习惯中,也存在集体理性的衰败。企业需要依靠文化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但过于强调文化的意义,很可能会窒息企业的创造力。文化的凝固是悄无声息的,在一片繁荣的外表之下,很可能遮蔽着严重的内部危机,以至在浑然不觉地遭遇失败之后,人们才讶异于崩溃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