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最高决策层的变化:陈向东履新
陈向东出任执行总裁后,整体权力格局则发生了如下变化:俞敏洪将职能部门的权限让渡给陈向东,由另外一位副总裁分管校长,后者向陈向东汇报;周成刚的主管领域集中在“前途”出国咨询和北京分校分别是新东方成长性最快和营收占比最高的两块业务,周退出了在总部范围内的管理事务,在行政序列上,也是对陈汇报工作。这样,执行层面的权力就集中到了陈向东,基本实现了事权统一。
俞敏洪直接表达了调整的初衷:原来陈向东只管某一方面的工作,现在执行层面的工作都是陈向东抓;此前的陈向东有可能受制于新东方结构,现在,其调配资源的能力就能发挥出来。
为什么要选择陈向东而不是自己亲自来抓?俞敏洪的解释是:“因为陈向东比较有创新变革能力,比较有执行力,把一件事情推下去能力比我强。我会顾及到很多人的面子和他们的感受,但是陈向东他不会,不是他不顾面子,而是他即使知道对方有障碍,还敢于推动。他是新东方变革最合适的人选。”他自认为,个人性格和处事风格不适合担任这个角色。
在孔建龙看来,同样是开会迟到,俞敏洪可能仅仅是宽厚地笑一笑,陈向东的做法则是开会前立规矩,每个人迟到就交1000元,美其名曰“分享”。其实,在执行力层面,即便陈向东本人也不讳言,一个决策安排,俞敏洪可能需要考虑三天,而他只要一个小时。
陈向东十年前即是俞敏洪的助理,2002年,一个人创建了武汉分校,曾经掌舵一方,2003年9月,他与周成刚同时奉调进京,担任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主抓市场公关和人力资源,此前,新东方总部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副总裁职位。在总部浸润多年后,“公司内部我来坐这个位置,大家不会感到特别意外,没有人会说是跑出了一匹黑马。”陈向东说。
此外,在新东方“三巨头”中,俞敏洪是1962年生人,已近“知天命”的年纪,周成刚年龄差不多,而陈向东比俞敏洪小9岁,刚过不惑之年,这是一个恰当的梯度。“俞总希望给年轻人机会,他稍微退一退,让年轻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他也常开玩笑,说多少岁就准备退休。”陈向东说。
一个可佐证的细节是对周成刚的安排,此前三巨头的序列中,周成刚的位次高于陈向东,调整之后,周成刚有了“董事”的名分,地位抬高,但退出了总部管理职务,核心围绕两项子业务,“别人谈退隐是退居二线,我是退守到了一线”,周成刚笑谈,而在行政序列上还要向陈向东汇报,“老俞和我有共识,应该让年轻人多出来担当。”周成刚说。
“年轻人”陈向东的施政纲领,则是新东方“新三化”建设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在陈向东的理想设计中,总部应当承担“赋能”的角色,“大的标准、大的系统、大的研发均要出自于集团,项目流程的管理也要出自于集团,与之相应的是,后台的薪酬制度、股权激励、福利组合等,都由集团层面策动”,进而形成总部整合、支援与地方一线快速响应协同共进的局面:一旦新产品出现,标准化后,借助新东方品牌和遍布全国网络优势,迅速复制。
放手半年多来,俞敏洪个人评价“整体系统管理能力,已经大大地加强了”,比如2011财年第三财季,新东方总部严格控制了学校和学习中心的扩张速度,控制了非教师人员的数量和营销支出;此前新东方5万多种课程,也被压缩到了1万多种。而孔建龙明显感受到,集团在教学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给分校的支持“给力了许多”。
然而,即便授权新东方体系内推进整合,陈向东仍然备感吃力。XDF.CN上线是陈向东在信息化方面力推的项目之一,旨在整合内部资源,构造统一对外的在线服务平台。陈向东自述,自1月6日项目全力启动,布置任务,分解落实,“几乎天天开会,有时候一天开4次会”。
之所以要如此深度地参与,是因为陈向东不得不实时扮演仲裁者的角色。“新东方官网要改革,改革是什么方向?参与讨论的人认识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这个争论就不得了;网站背后各个参与方,项目执行部门、市场部、营销部之间的关系要解决,新东方内部习惯"决策民主",如果没有我说了算,老师们动不动就写信给俞老师,如果俞老师再给出回馈,这件事没法弄。”
俞敏洪坦言,XDF.CN上线只是“这场变革十分之一都不到”,换言之,未来有着更多的整合工作需要陈向东出面,他将不得不直面体系内各行其是的惯性,而他个人强调的秘诀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了解了解再了解,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