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住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重点环节
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一是注重“三和”引领。重点围绕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社会和顺,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谐精神,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风尚。二是加强“四德”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致力让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成为人们的习惯和常态。三是突出“五善”养成。深入开展树善风、扬善气、从善道、修善行、做善事活动,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伸出援助之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向善、个个重善、时时行善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社会保障为基本。一是扩大城乡社保的覆盖面。不折不扣地落实社会保障政策,重点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扎实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征地拆迁农民和企业下岗职工的参保工作,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构筑弱势群体的保障线。对在享受社会保障政策之后生活仍然困难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户”、困难残疾家庭等弱势群体,要探索制定扶助救助之外的特别保障政策,对他们进行公共财政“托底”救助,真正使每个公民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三是探索社会保障的新途径。“十二五”期间,我区在社会保障方面着力探索6个课题,即社会救助着力探索和解决“分类施救、有效救助”的问题;居家养老着力探索和解决“增点扩面、优质服务”的问题;医疗卫生着力探索和解决“城乡统筹、有钱看病”的问题;城乡社保着力探索和解决“全面实施、规范管理”的问题;充分就业着力探索和解决“有效就业、激励创业”的问题;住房保障着力探索和解决“解困先行、拆安同步”的问题。
坚持以健全服务为基础。一是健全服务体系。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加快建立以社区服务站为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就业、卫生、养老、助残和社区事务等为重点的“全天候”服务网络,配强配优力量,有计划、分步骤地每年办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二是完善服务平台。坚持新建社区建设和薄弱社区改造、硬件提质与软件提升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既要能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又要留足未来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要保证棚户改造、开发建设中拆迁社区的阵地建设和配套建设的到位。三是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居家养老、助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注重整合人力资源,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纵深发展(000001,股吧)。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委托服务等方式,让社会事务一定程度上交给社会去做,政府进行宏观统筹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以提升文明为追求。一是规划建设上品质。坚持规划为龙头,注重片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配套规划与产业规划的对接,整体规划与单个规划的协调,精心打造一批代表天心形象、展示长沙风貌、辐射中南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努力推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现代气息浓郁的精品力作。二是加强管理出品位。围绕城市管理,抓好“治脏、治乱、治差、治污”四大整治行动,推进街面管理网格化、门前三包制度化、维护管理精细化,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围绕社区管理,着力推进社区建设标准化、社区服务规范化、社区管理物业化,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围绕窗口管理,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三是打造特色树品牌。继续将棚户改造、社区提升、食品安全、就业创业、法治建设、社会保障作为建设人民满意城区“六大突破口”,深入开展“五零社区,七型家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百巷千栋万户”社区提升工程,着力以特色浓厚氛围、扩大成果、彰显魅力。
坚持以法治建设为抓手。一是在学法上抓深入,让更多的人懂法。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坚持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开展巡回审判,开设法制热线、假日法庭,打造一批法制教育示范点。特别是加强信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劳动维权等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二是在用法上抓服务,让更多的人依法。注重司法过程的公开和司法机制的创新,重点在破解“执行难”、预防职务犯罪、加大法律援助等方面下功夫,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发挥矛盾调处中心和群众工作站的作用,做到诉求有人受、矛盾有人解、事情有人办。三是在执法上抓监督,让更多的人守法。以中纪委、省纪委党务公开工作试点为契机,认真贯彻《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继续开展企业评政府、代表评街镇、群众评社区、居民评户籍、村民评村官的“五项评议”活动,努力以优良的执法公信力取信于民。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