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第一代企业家的背影

企业观察家 2011-10-19 09:36 网络营销
出身寒苦、历经磨难;披肝沥胆、敢作敢为;专注实业、求大求强;专断与自信集于一身,保守与创新合为一体

 出身寒苦、历经磨难;披肝沥胆、敢作敢为;专注实业、求大求强;专断与自信集于一身,保守与创新合为一体;商业直觉大于知识储备,个人性格等同于企业性格……这是生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身上共同的特质。

  他们在“前无古人”的艰苦条件下,凭着自己的一份胆识、一种敏锐、一点执著,甚至还有一些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打造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他们是继往开来的一代。

  时光荏苒,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永远地走了,有的或隐或退,或二次出征或振臂高呼,这样一种蔚为壮观的场景,注定将成为历史的绝响。

  这是一个没有被历史遮蔽的人物。

  令人称奇的是,他去世了十年,不仅让一个企业铭记,同时也让一个城市、一个行业追怀,更让许多相识与不相识的企业家经常挂在嘴边。他的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开得轰轰烈烈。

  刘炳银,新飞电器原董事长、总裁,就这样在2011年9月以浮雕般的形象再次被细雨裹挟、洗涤并氤氲。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中的典型代表,尽管,他所处的历史阶段、他所属的体制、他的所作所为,使得他更像是一个令人称道的创业者、创业家。

  创业家,是的,如果看看他那个时代的同道,我们会发现,这几乎就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质:出身寒苦、历经磨难;披肝沥胆、敢作敢为;专注实业、求大求强;专断与自信集于一身,保守与创新合为一体;商业直觉大于知识储备,个人性格等同于企业性格;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创造英雄的年代,注定他们成为一个相对特殊并难以“复制”的人群。

  刘炳银走了,与他同时代的高凤来(春都)、彭作义(青啤)、乔金岭(黄河旋风(600172,股吧))、王均瑶(均瑶集团)等人也走了,但更多的第一代企业家却依然以年迈的脚步,为各自企业和时代经济的发展作着丈量。他们或隐或退,或二次出征或振臂高呼,这样一种蔚为壮观的场景,注定将成为历史的绝响。

  创业家

  面容平静、安详,“挂”在墙上的刘炳银把忠厚、微笑留给了后来者,也把他的不可超越的创业者精神和睿智的战略思想留了下来。

  2001年9月15日,刘因患胃癌去世。61岁,颐养天年的岁月并没有等到。彼时,新飞冰箱已经跻身中国冰箱业的“四大家族”之三,与新加坡丰隆集团的“蜜月期”已走进第七年。正当辉煌。

  “辉煌的业绩”自然为刘炳银的身后名做了几乎是无法撼动的定格。2011年9月15日,在数千人参加的 “新飞创始人刘炳银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当地主要领导就对这位“新乡市工业界改革创业的先行者”“中国家电界著名的杰出企业家”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炳银以企业家特有的非凡胆略和睿智率领员工主动走向市场,创建了新飞电冰箱厂。从1984年艰难起步搭上冰箱行业的末班车,到跻身全国冰箱、冷柜行业的前三强;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型军工企业,到跻身于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到创建中国名牌,新飞实现了一个内陆企业的传奇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刘炳银为新飞,为新乡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家电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个人创造了历史,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在中国企业界发生的事实。刘炳银本人生前就曾得过诸多荣誉和奖励,他和同时代的其他企业家一样,获得的集体性崇拜无以复加。如果承认企业家是稀缺资源,那么,像刘炳银这样的体制内“创业者”,尽管莽撞、胆大、多凭经验做事,但由于敢冲敢干,因而,被尊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乃至成“仁”成“圣”,就是题内应有之义。

  但时光荏苒,如今的纪念者更看重的是他的创业功绩和奋斗精神。这里面有恩泽,有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味,但成王败寇,像春都高凤来、长虹倪润峰、安彩李留恩、南德牟其中、飞龙姜伟等人,他们的名字就经常在高校EMBA的课堂上被指责、被批判,一定程度上与耻辱相连。刘炳银这次又“回来”了,此时,正值合资17年后的新飞电器业绩连续下滑、高层不断震荡的关键时刻,他的创业精神和高风亮节,再次被高高祭起,成为凝聚企业上下人心的“魂”。

  其实,诸多功绩凝聚成数字,就是以下表述:“20年间,新飞由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军工企业,一跃成为资产总额达30亿元、累计实现利税24亿多元的现代化大型家电企业。”

  类似的“盖棺定论”,在许多企业家身上几乎已成了范式。如去年从许继集团卸任董事长职务的王纪年,人们对他的评述也凝结为:“王纪年所作的贡献,是将一个1984年时年销售收入仅1920万元的小厂,打造成2008年销售收入80亿元的大集团,24年间,收入约翻了400倍。”又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格力集团董事长朱江洪、春兰集团董事长陶建幸、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等人,在家电行业内,他们要么被冠以“家电教父”“管理巨子”,要么被尊称为“市场急先锋”“行业领跑者”。

  的确,望一望他们日渐苍老的背影,联想一下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我们会说,无论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经历了哪些荣辱沉浮,他们都值得后来者脱帽致敬:正是他们在“前无古人”的艰苦条件下,凭着自己的一份胆识、一种敏锐、一点执著,甚至还有一些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打造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走出了一条有别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成功商业模式的新路径。

  这里面,分明有着一种创业家的风采。

  走出乌托邦

  如果要说到刘炳银在新飞甚至整个家电业的具体贡献,那么历时越长,人们将会看得越清:

  其一,临危受命出任濒临破产的兵工小厂的厂长,搭上家电行业震荡上升的末班车,开创无氟冰箱时代,最终缔造新飞电器家电王国。

  其二,引进新加坡丰隆集团的资本,创建合资公司,为新飞电器构建良好的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新飞电器的运营机制问题。

  其三,以示范、关联效应,带动塑料、化工、金属材料、包装、运输等省内外200多家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以新飞为纽带的中原家电产业链。以精密铜管制造或“两器”生产(无氟高效蒸发器、冷凝器)著称世界的金龙集团、科隆集团,皆与其有着发展渊源。

  其四,缔造了以隐忍、坚强、朴实甚至奉献意识浓烈的企业文化,使得新飞电器在日趋激烈的制造业竞争中,保留了质量优势、低成本优势和人才优势。

  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毫无疑问注定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有着较为特殊的人生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毕业,或是部队转业,或由官转商,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脱颖而出。这部分人多在国有企业待过,有的甚至直至退休,还保留着干部身份。不过,正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针对柳传志、王石、张瑞敏、任正非等人所论述的那样,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从骨子里相信市场经济,相信只有市场经济才能让中国和中国的人民富强起来,摆脱吃不上、穿不上和住不上的窘迫困境。

  “他们创办公司时,中国连《公司法》都没有,很多事情处于法律的真空地带,企业家在利益面前没有明晰的法律标准,自身的约束力往往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所以这一代企业家能活下来的无一例外都是不太注重钱的,同时对自己有着很强的约束力,有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刘炳银草根出身,他是从车间工人一步步做到厂长职位的。河南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在安20世纪90年代曾在省政府工作过,有一次他看到,刘为了办某种产品的审批手续,曾挨个到职能部门求爷爷告奶奶,态度谦恭、不厌其烦,“他是把企业当做亲儿子养”。而在新飞电器公共关系部部长李鸣升的印象中,刘炳银生前一直保持着和员工一起到食堂吃饭、新年上班第一天到厂门口亲自迎接员工等习惯,甚至有一次看到他俯在宾馆地上捡拾客人丢下的火柴棒,李的感叹是,“这样一个平民领导能和大家同甘苦、共命运”。

  当然也有铁腕。几乎和同时代的张瑞敏、鲁冠球、麦伯良等人的做法如出一辙,1990年5月,刘炳银当着众多经销商的面,率先举起铁锤,和员工一起砸了400多台不合格的劣质新飞冰箱。

  个人的威权,就这样在“边干、边摸索”的规制建设中得以确立。

  仔细审视,这一代人有着浓重的从事传统制造业、做大做强企业规模的意愿。他们抓住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立足低成本制造优势,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正因如此,低成本制造一方面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规模得天下”;另一方面,企业在全球市场也赢得了相应位置,形成一定全球竞争力。

  由此而言,他们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因为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尊严,大多是他们赢得的。

  改革先锋?

  也许正是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有着切肤之痛,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柳传志、刘炳银、倪润峰这些人一直将体制和机制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们不仅要推动自身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果断创新和转变,还要推动改写整个行业市场的游戏规则,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经验,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刘炳银很早就意识到了单一的国有体制对竞争性行业所形成的桎梏,所以1994年新加坡丰隆集团表示出合资意愿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合资当年,新飞投产一条新的无氟冰箱生产线,使冰箱产量从36万台上升到100万台以上,税后净利润达到3.15亿元,所有股东在以后的3年全部收回本息。而此时,企业的控股权、经营权还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

  这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举措,正如同万隆引入华懋、杜邦等作为双汇的合作伙伴,柳传志推动联想民营化改制,他们都使得企业的寿命得以延长。而反观同时期的其他企业,如健力宝、冰熊、春都、科龙,它们单一的国有体制和由此形成的相对僵化的经营决策机制,不但葬送了企业,也葬送了李经纬、潘宁、倪润峰这样一些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企业家的一世英名。

  当然,新飞引资在产权制度安排上并不彻底,以至于在刘炳银逝去数年之后的2006年,新乡市提出新飞电器中的国有股退出,并对刘的接班团队进行股权激励。但由于工人强烈反对,该方案无疾而终。

  在刘所处的年代,对于个人产权的诉求,其实是相对难以成行的事。尽管后来像TCL、长虹、双汇、宇通这样的企业取得了成功,但毕竟是少数,许多人都成了中国市场化、走向富强道路上的“殉道者”。刘的“适可而止”,在结果难料的情况下,其实为自己留下了身后美名。

  这就是一代英雄企业家的“保守性”吗? 1996年,新飞跻身全国冰箱三强,但是在其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却停滞不前,销售收入一直在20亿元左右徘徊,科龙、格力、美的等原来的“小字辈”都纷纷超过了新飞(仅美的一家2000年的产值就达160亿元)。

  对此,当时该公司一位高层曾颇有微词:“1996年,当新飞集团应该迅速由粗放型的产品经营向集约型的品牌经营转变、由专业化向多元化扩张的时候,领导班子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及足够的思想准备,特别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在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上,观念趋于保守,甚至一度思路不清,决策迟缓,摇摆不定,致使新飞集团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寻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错过了品牌扩张和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他看来,刘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许多意见已经听不进去。一个事件是,2000年上半年新飞计划收购广东一家企业,刚被查出胃癌晚期的刘炳银说:“我身体支撑不住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能不能运作起来?算了吧!”

  是也,非也?此一时,彼一时?企业的经营决策有各种因素的促成或制约,也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刘炳银作为新飞电器的开拓者,不该承受得太多。因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使命,在他,实际上已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