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鸡蛋和篮子”的商业逻辑开始作祟

环球企业家 2011-04-27 17:41 行业分析
事实上,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已迫使日本制造业进行转移。耗费两年时间修复后,作为东亚国际枢纽的神户港口
  事实上,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已迫使日本制造业进行转移。耗费两年时间修复后,作为东亚国际枢纽的神户港口的作用,逐步让渡给釜山、中国上海以及台湾高雄。东北工业区的地位上升,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一过程。该地区曾以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作为储备,提高交通设施,并加强高等学府的科研能力,以不断吸引投资。

  “鸡蛋和篮子”的商业逻辑开始作祟,一些日本企业将东北地区打造为尖端技术制造基地。此番地震前,东北地区向日本其他地区输送产品达到很高比例:半导体约占2成,电子商品相关类约占13%,通信关联品占15%。如今,这种来之不易的位置再度丧失。为避免日本再次受到大灾害而导致供应链的中断并支持海外转移,和上次偶然的转移不同,日本各界开始重新反思其境内工业链分布。

  一种令人诧异的景观展现出来。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京滨五大工业区,通称为“太平洋(601099,股吧)带状工业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却拥有日本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此。

  从单一企业的角度来看,高度集中的布局紧凑,用地节省,不仅技术上合理,经济效益较高,且便于和其他企业联系,契合日本企业合纵连横的传统。

  但整体上,太平洋带状工业区以临海型工业区的形象,挤入全球最发达的工业区行列,日本制造业的布局也愈加失衡。

  在不确定的余震及供电中断的威胁下,分散风险的迁移工作随重建展开。“由于供应链全体都受到影响,以及停电等原因,考虑到需要分散风险,需要将集中在日本西部的生产据点进行移动。”日本经济同友会的主席樱井正光说。

  但思路依然是保守的。大部分企业考虑到业务量原因,将办公地点向大阪及其周边地区转移。伊藤忠商事在探讨将一部分职员从东京调离到西部地区。房地产管理公司servecorp、人才中介公司Robert Walter也在试图扩大大阪地区的业务。

  迁移甚至不可避免地有种盲目色彩。外交使馆及外资企业的一部分功能向日本西部的大阪和神户移动,日本银行主任早川英男认为这只是紧急避难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真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日本就会出现第二个"东京"了。”

  在藤田昌久看来,将代替生产转移到日本中部以西的地方是最佳方案,但相比之下,还是恢复受灾地的生产为上策。因为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的测算,今后三年内西部地区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极大。倒是这次发生地震的地区再次发生巨大地震的可能性变小了。据调查,今后30年,震中位于东京的大地震的可能性高达70%,届时,首都圈的行政机能和商业圈的效果可能面临完全失效,一旦发生,日本就真将“沉没”了。

  日本正在以审慎的态度,反思及微调制造业布局及经济区域的权重。但在本刊采访中,尚未有大型制造业公司仔细考虑海外转移—相对于日本境内的倾斜局面所带来的伤害,向海外迁徙工厂仍是个中期乃至长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