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过激言论是对食品安全的提振
公正地说,出现在这里的防癌提醒,表达的是专家对公众的负责,是一种纯粹学术意义上的探讨。但一提起有关食品的病患,公众的反应就走极端。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明白。
抛去这些日子在我们的生活里肆虐的、被称为“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的“氢化油”不提,就在昨天,来自都市快报的一篇报道称,超级细菌隐蔽传播,其产生的根源是全球养殖业滥用抗生素。而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年耗9.7万吨抗生素,50%养殖者往饲料里面加药。
虽然对于抗生素,我们有严格的法规:只有30多种人畜不共用的抗生素,可作为促生长剂添加入饲料;且对不同动物不同生理阶段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以及停药期都有严格规定。但现状却是:由于监管者人手太少,养殖者很多且很松散,监督养殖者是否对动物规范使用抗生素非常困难,目前一般是采取抽检制度。而在市场准入方面,有关部门对每批上市的禽畜类肉产品都进行抗生素残留等检测还很难做到。退一步来说,就算检查到养殖者对动物违规使用抗生素,处罚一般是批评教育和罚款,威慑力度不够。
以上迹象表明,在新爆出的全球抗生素危险面前,国民恐怕又只能被动地成为受害者了。就此,我们不能不由此及彼,想起苏丹红,想起转基因,想起地沟油,想起农药残留,想起三聚氰胺……想起我们在这些危害面前的无奈,想起有关部门的无为。
每每想起这些,公众的心情怎能平静?所以在有关食品的病患提出时,专家没有首先关注这些对人体损害非常大的危险,而是在进食过快上面做文章,就引起了公众的反感。笔者截稿时,这篇有关食道癌的报道,已经跟帖过万。其中承载的不满,已经不是一篇报道所能承受得了的了。公众的过激言论,抒发的是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不满,但同时也是对监管层的提醒,是对食品安全未来的憧憬和提振。
在现在的情况下,从牛奶到面包,从鲜肉到熟食,还有什么食品是可以放心大胆去吃的?如果公众提出这个疑问,已经不算虚夸,不算矫情。
入口的东西没有安全保证,其实是最基本的道德问题。从公众的过激言论上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严重伤害了公众安全监管能力的信心,已经伤害了公众对社会的信心,进而引发了安全与道德的双重焦虑。
目前,经济发展成为主要目标,而对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公众身体和精神的亚健康,除了需要人们自行调整饮食,自行进行养生外,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对民众健康的关注和保护。食品安全是公民最基本的生活权利,怎样保障这项权利,提振社会信心,需要监管层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现在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彻底的整肃,来一次根